運動竟然可以讓妳變聰明?

你是不是常常覺得年紀越大,大腦越來越鈍呢?如果是的話,也許你可以起來動一動,也許對你的金魚腦有幫助喔~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com

運動可以改變大腦

大量研究已證明運動可以改變大腦的結構與功能,對認知和心理健康都有幫助。在許多人體實驗中都看到運動可以讓大腦海馬迴和前額葉的體積變大、提升灰質的體積與白質的完整性、並且增加神經營養因子(例如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而這些改變都可以增強記憶力。對於老年人,運動甚至可以預防認知退化與減少癡呆症機率。

雖然我們認知中的記憶力衰退似乎是跟「老」有關,可是研究指出衰退在30歲前就開始出現(Chang et al.,2012; Hillman et al.,2009),經常參與運動的老年人在記憶力上的表現不但快於不運動的老年人,甚至跟與不運動的年輕人也沒差別。因此提早開始運動對我們大腦可是好處多多。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目前科學家歸納出幾個運動改變大腦功能的原因:

  1. 運動使腦部血流量增多
  2. 腦源性營養因子分泌增加

運動時,心跳加快使身體的血流量增多,多出的血流量主要流至骨骼肌,少部分會流到大腦,特別是與運動功能有關的運動皮質層。然而大腦血流量增多有上限,在達到最大攝氧量60%之後就不會再多了。因此只要中強度以上的運動就可以增加腦部血流量。

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是神經營養因子中的一種,這種因子存在於人的神經系統中。 BDNF是大腦中含量最豐富的蛋白質,在腦部可以促進神經細胞生長,也促進大腦神經細胞突觸的成形。簡單來說,就是大腦非常需要的營養蛋白質。研究顯示,在大腦中掌管記憶的海馬迴中含有特別豐富的 BDNF,對於突觸的生長以及長期記憶也非常重要。已經有許多國際研究顯示,缺乏 BDNF 將可能造成一些認知功能障礙,例如阿茲海默症,此為常見的退化性失智症之一。 另外,若長期處於壓力大或憂鬱的狀態,也可能會抑制大腦 BDNF的分泌,影響記憶及認知功能,甚至於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或海馬迴萎縮等更嚴重的問題。

運動對記憶的影響

長期運動大腦會開始神經細胞新生、神經膠質細胞新生、血管新生以及腦循環功能改善。而對於短期運動改變大腦的機制,目前科學家歸納出兩個可能的途徑:肌梭路徑與迷走神經路徑。當骨骼肌收縮時,肌梭會啟動並產生動作電位到背側脊髓,向上達到腦幹,活化前額葉、杏仁核和海馬迴,而這三者都與記憶功能有密切相關。迷走神經是腦神經中最長和分布範圍最廣的一組神經,在運動中可以被許多組織給活化,例如肺以及因為運動而分泌的兒茶酚胺。感覺神經會將周遭組織(例如呼吸道、心臟)的訊息傳到延髓灰質內的孤束核,而孤束核與海馬迴的功能有密切相關,這一連串的反應還會讓神經傳導物質,例如正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正腎上腺素與記憶功能也是有相關的。

所以這些機制告訴我們,運動所引發的生理變化可以增進大腦功能。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運動不止讓你的身體功能變好,連大腦也會跟著變聰明喔!

我是珍妮佛教練,我們下次見!

Ref:

doi: 10.1249/FIT.0000000000000428

doi.org/10.1007/978-981-15-1792-1_29

維基百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