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有差異

在美國,每10萬人中就有35人受到前十字韌帶受傷。其中80%與運動有關,尤其是足球、籃球、美式足球和棒球等運動。

➡️ 前十字韌帶斷裂的受傷機轉 ⬅️

一般前十字韌帶斷裂是由於跳躍後落地不穩,導致膝部外翻扭傷。在斷裂時,常聽到一聲「啪」的聲音,接著膝蓋會腫脹,無法進行激烈的運動。幾週後,膝蓋腫脹和疼痛逐漸減少,但會感到不穩定,影響日常生活和運動表現,特別是在快速上下樓梯、轉身或進行足球和籃球等運動時,可能無法順利完成動作。

🚺 前十字韌帶斷裂在性別間的差異 🚹

女性前十字韌帶斷裂的發生率是男性的2-8倍。男性前十字韌帶斷裂大多發生在受到撞擊時(如足球和橄欖球中的碰撞),而女性前十字韌帶斷裂只有30%的機率是因為受到撞擊而斷裂。

女性在以單腳為軸心旋轉或快速改變方向時,膝部容易過度扭轉、外旋和過伸,這些扭轉動作可能導致前十字韌帶斷裂。需要急停的運動項目,如籃球、曲棍球和足球,也特別容易發生斷裂。

💁‍♀️ 女性前十字韌帶斷裂易受傷因素 💪

與男性相比,女性的腿後肌群和股四頭肌的力量比例較低。腿後肌群在跳躍落地和旋轉時扮演穩定膝蓋的重要角色,與前十字韌帶具有相同功能,如果腿後肌群不夠強壯,無法有效穩定膝蓋,將使前十字韌帶承受太大的負擔,進而容易受傷。

女性在發育時骨盆會變寬,這個過程中身體重心也會改變,使得女性更加依賴股四頭肌。因此,股四頭肌會變得更加強勁。當股四頭肌過於強勁,並且腿後肌群力量不足時,對前十字韌帶產生的剪力會增加,進而導致受傷。

此外,月經週期也可能對前十字韌帶的受傷有影響。在排卵期,膝關節較為鬆弛,此時雌二醇激增。雌二醇已被證明能夠降低纖維母細胞增殖和膠原蛋白合成。而在黃體期,黃體酮開始上升,其水平高於雌二醇水平。黃體酮則增加了纖維母細胞的增殖和膠原蛋白的合成,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在這個階段膝關節鬆弛性減少,並對ACL斷裂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 前十字韌帶恢復中性別差異 🏃‍♂️

根據發表在權威期刊英國運動醫學BJSM的一項研究,該研究統合回顧了242個研究的結果,包括來自123,687個人的數據,其中43%為女性。結果顯示,與男性相比,女性在前十字韌帶受傷後的自我報告活動和膝部相關結果方面表現較差。女性在受傷後1至10年內恢復運動的可能性平均比男性少了1/4,同時在膝關節相關功能和生活質量方面也表現較差。

💁‍♀️ 為什麼女性前十字韌帶恢復較差? 💁‍♀️

目前研究尚未清楚生物因素,包括解剖學、生理學和荷爾蒙等是否與前十字韌帶受傷後的自我報告活動和性別差異有關。然而,這篇研究強調了社會文化因素對健康不平等的影響。

🌍 前十字韌帶女性恢復差的社會文化因素 🌍

根據BJSM的觀點,女性在受傷後的恢復較差,可能是現行ACL臨床復健指南對女性的特殊處理不足所致。該研究呼籲考慮性別在復健環境中的影響,特別是女性在男性主導的空間,例如健身房等場所是否面臨一些障礙,從而導致恢復不佳。

此外,BJSM提到女性的社會角色可能也影響恢復。女性面對家庭、工作和學習壓力時,對我們恢復和提升運動表現的能力產生影響。在家庭事務和職業分工上,女性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處理家務,根據2019年衛福部的統計,有偶女性無酬照顧時間高於全體婦女,且配偶或同居伴侶每天僅花1/3的時間照顧家務。此外,根據中研院歷時20年的台灣家庭追蹤調查,無論有無工作,女性負擔大多數的家務。這使得女性在恢復受傷後較不容易,進而影響生活品質。

對比台灣的數據,BJSM的觀點並不虛,研究顯示女性的家務時間較多,這壓縮了她們參與復健和促進健康活動的時間。同樣,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結果,女性婚後的家務時間較多,休閒時間較配偶少,這也限制了她們照顧自己健康的時間。

結論是,前十字韌帶受傷在女性中較為常見,而女性在受傷後的恢復過程中遇到較大的困難。然而,僅僅關注生理因素是不夠的,社會文化因素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 [https://www.pewresearch.org/social-trends/2013/03/14/chapter-6-time-in-work-and-leisure-patterns-by-gender-and-family-structure/](https://www.pewresearch.org/social-trends/2013/03/14/chapter-6-time-in-work-and-leisure-patterns-by-gender-and-family-structure/)
– PMID: [29423629](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423629)
– doi:10.1136/bjsports-2022-106099
– 自由時報「**太太每日無酬顧家4.41小時 先生的3倍」**
– 前十字韌帶斷裂 林口長庚運動醫學骨科主治醫師 邱致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