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脛束是一個非常強韌的纖維筋膜組織, 它與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連接在一起, 從髂骨外側連接到脛骨近端外側,跨過了髖關節和膝關節。
💥我們身體裡有那麼多不同的筋膜組織,髂脛束會特別被注意到主要是與產生疼痛和受傷的比例有關,尤其是跑步相關的受傷,在所有跑者受傷中佔了5-14%
📖隨着研究文獻越來越多, 髂脛束的不同特性和功能也慢慢被發現, 當中有一個蠻特別的發現:人類的髂脛束是特別的。
🚶♂️從演化的角度來說,學者們認為現在我們的髂脛束其實是一個新演化出來的組織,是因為人類直立行走會使得臀大肌變得特別發達,髂脛束就是一個新演化出來的臀大肌連接點,與其它靈長類動物的大腿外側筋膜比較起來是完全不同的。而且闊筋膜張肌在其它的動物只有連接到股骨近端的大轉子上, 並不會跟我們一樣,連接到髂脛束上。
所以說,人類的髂脛束是獨特的,在其它動物是看不到的。
‼️髂脛束的近端連接點
闊筋膜張肌和臀大肌都有連接到髂脛束上,肌肉收縮時會對ITB分別產生往前上方和往後方的拉力,帶動出髖關節的動作。
闊筋膜張肌是100%完全地連接到ITB,而臀大肌則是可以把肌肉纖維分成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較表層的纖維連接到ITB上,大約佔整體的40-70%,下半部較深層的纖維則是直接連接到股骨粗線上, 根據這個連接到ITB上的比例,基本上ITB已經能夠說是臀大肌的肌腱了,甚至有學者會認為我們每個人的ITB的厚度和寬度的不同,有可能就是來自臀大肌連接到ITB上的比例不同,也可能會影響到ITB在我們動作時力量的傳遞。
‼️髂脛束的遠端連接點
最常見的遠端連接點有五個,其中最多人知道的是Gerdy’s Tubercle 在脛骨的前外側,其它的四個分別在遠端股骨,外側的韌帶和髕骨上。
這些不同的可能也會造成ITB在傳遞力量時有不同的方向,而且在不同的身體擺位下對不同的部位會有不同的影響。
‼️髂脛束的功能
ITB是一個跨雙關節的組織, 所以對於髖和膝提供一些穩定度
👉🏻以髖關節來說,由於ITB近端連接的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都可以做出髖外展的動作, 有學者形容ITB在走路時就像是髖關節外側的一個“支柱”,相對地代表可以在站立時可以穩定骨盆。
👉🏻以膝關節來說, 因為遠端有不同的附著點,所以也會有幾個不同的功能
1️⃣在髕骨上的附著點可以協助控制髕骨的往內滑動,防止骨髕骨往內脫臼
2️⃣脛骨前外側的附著點則是在膝蓋彎曲30度後,可以控制脛骨往前外方向脫位,也就是說可以協助前十字韌帶維持膝蓋的穩定度
3️⃣其它在膝蓋外側的附著點主要是與外側副韌帶,股二頭肌肌腱和膕肌肌腱這些組織一起維持膝蓋外側的穩定度。
ITB對於髖和膝蓋的功能很大程度取決於動作當下這兩個關節的擺位角度,加上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在髖關節彎曲和伸直是互為拮抗,所以不同動作或擺位下, 兩條肌肉之間的協調就會對ITB傳遞的力量產生影響
⚠️⚠️這次先了解髂脛束的構造和功能,髂脛束與膝蓋疼痛的關系,機轉,測試和治療的方式都會放在下一篇的貼文。
這次的貼文比較長,希望大家都有看完!
你們比較喜歡以前比較簡短的還是這種比較長一些的貼文呢?
有什麼意見都可以跟我說!感謝大家!!!
資料來源:Hutchinson LA et al., 2022